國務院印發《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辦法》指出,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是指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6項專項附加扣除。
繼續教育在目前來說是非常普遍的現象,打比方來說考證就屬于繼續教育。那么,個稅中繼續教育支出抵扣個稅需要滿足什么條件呢。根據暫行辦法來看,目前主要分為三種情況,只要滿足其中一條就可以用于抵扣個稅了!
繼續教育支出抵扣個稅的條件
1、學歷繼續教育(比如專科生自考本科、或者本科生參加工作以后讀研、或者成人函授)
2、技能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需要取得證書)
3、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需要取得證書)
學歷繼續教育大家還是比較清楚的,通俗的講法就是大家所說的提高文憑。那么這里要重點說的是職業資格繼續教育、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需要注意職業技能關聯度。
比如說教師資證、二級建造師這種與職業技能相關的支出,就可以算成是繼續教育支出。但如果是唱歌、跳舞、畫畫這種個人興趣愛好,不能算是繼續教育支出。
繼續教育支出抵扣個稅的標準
抵扣內容:學歷(學位)繼續教育,每月定額扣除400元,同一學歷接受教育最長時間不超過48個月。職業資格繼續教育,在取得相關證書的當年,按年扣除3600元。個人接受本科及以下學歷(學位)繼續教育,符合本辦法規定扣除條件的,可以選擇由其父母扣除,也可以選擇由本人扣除。
從中可以看出,學歷繼續教育每月定額扣除400元,48個月最高可抵扣個人所得稅19200元!
從此以后,提升學歷不僅可以滿足自身升職加薪、職稱評級、考研考公務員、出國留學、積分落戶、考職業資格證等需求,還能幫助自己減稅省錢,可謂一舉多得。具體政策內容如下:
個人所得稅如何計算
應納稅所得額=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點)-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包含學歷繼續教育)
由公式可知,納稅人接手繼續教育,繳納個人所得稅會減少。
為了落實好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在流程設計上對辦稅流程進行了簡化和優化:一是申報就能扣除;二是晚報可以補扣;三是少扣可以退稅。如果納稅人在年度中未申報扣除,或者申報晚了到年底仍補扣不完的,可以在第二年匯算清繳時向稅務機關申請退稅。(納稅人指:本人 扣繳義務人:公司)國家一直鼓勵全民學習,在任何年齡段不斷提高自身能力,而現在學歷繼續教育的支出可以直接抵扣個稅,無疑是對國民繼續教育的一個直接支持。
此外,不少學校對報名條件、入學考試等環節,也進行了規劃和優化。無論從政策導向還是實際情況來看,都意味著繼續教育在今后的招生管理工作上會更加細致、謹慎!
而社會上流傳的只要報,不用學就能過,包過,通過率100%,交錢就給證,不存在!!!
盡管各院校招生名額正在縮減,但從2018、2019兩年成人高考報名人數數據來看,參加成人高考的學生大量增加,這讓招生出現“僧多粥少”的局面。
國家開始出臺政策支持學歷繼續教育,同時,繼續教育也會越來越嚴格。有學歷需求的小伙伴要抓緊時間聯系我們。
學歷,不是當你需要時立即就能擁有,它需要時間。并不是隨時報考都不晚的!繼續教育越來越嚴格,各行各業越來越規范化,當它成為你升職加薪的條件時,你想考,都不一定有名額和機會了!且報且珍惜!!
網傳提升學歷無用的說法,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但提升學歷真的無用嗎?如今的時代高速發展,社會所需的人才也越來越多,而選拔人才的門檻也隨之變得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