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的
為了規范對不良品及可疑品的處理,有效管控產品返工效果,降低生產成本和質量風險,特制定本規定。
2 適用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公司所有半成品/成品因質量缺陷或不符合客戶要求產生的返工作業。
3 職責權限
3.1 營銷部:負責與客戶溝通待返工貨物的狀況,如需退回返工出具客戶退回貨物處理單,傳達客戶處理要求。
3.2 質管部:負責組織對不合格品或可疑品進行評審,對返工作業指導書進行確認和組織驗證控制,給出返工完成期限,同時對返工過程的確認。
3.3 技術研發部:負責制定返工作業指導書,并負責培訓實施返工的作業人員。
3.4 生產運營部:負責依據批準后的返工通知單及返工作業指導書進行作業,并根據不合格產生的原因擬訂糾正措施加以改善。
4 程序內容
4.1不合格品隔離
4.1.1當內/外部發現產品不合格時,質管部對倉庫可疑品和生產過程中的可疑品進行隔離。
4.1.2倉庫內不合格品,倉庫人員在接到通知后將所有可疑品找到,由檢驗人員在可疑品上懸掛不合格標識。
4.1.3生產過程中的可疑品,由過程檢驗員直接懸掛不合格標識,生產人員將可疑品移至不合格品區。
4.2評審需求的提出
4.2.1當內/外部發現產品不合格時,應及時開具《不合格品/項評審報告》。《不合格品/項評審報告》的發起部門具體如下:
4.2.1.1對于客訴批量退回返工、客戶開箱/飛檢異常需批量返工的由質管部提出評審。
4.2.1.2因技術/設計問題需批量返工的由技術研發部提出評審。
4.2.1.3因客戶/第三方原因需協助返工、客戶原因導致的庫存品需批量返工的由營銷部提出評審。
4.2.1.4制程檢驗發現不良需返工、成品檢驗發現不良需返工的由質管部提出評審。
4.2.2責任部門的確定
4.2.2.1《不合格品/項評審報告》的發起部門需協調各相關責任部門來確定返工責任單位。當返工責任單位為客戶、供應商或第三方并且需要其承擔全部或部分返工費用時,由相關對口部門同責任方進行協商處理。
4.3不合格品處理方式評審
4.3.1相關部門將不合格品的情況描述、數量、來源、建議處理方式等信息詳細記錄在《不合格品/項評審報告》中,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組織相關人員進行評審,評審結果包括:報廢、返工、改切、挑選、讓步放行、拒收等。針對半成品/成品評審結果為:返工、挑選時按本規定執行,并由質管部發起《返工通知單》。
4.4返工條件準備
4.4.1返工作業標準制定
4.4.1.1返工作業文件由技術部制定,如果評審結果為挑選,則由質管部制定挑選標準;如果評審結果為返工,則由技術部制定《返工作業指導書》;如果評審結果為返修,則由技術部編寫《返修作業指導書》,并提交相關部門審核確認。
4.4.2返工產品標識
4.4.2.1返工產品根據客戶要求及追溯要求,由質管部規定返工標識。針對導軌產品需要同時記錄返工產品的生產批次號。
4.4.3《返工通知單》由質管部送相關部門和人員簽字審核,審核完成后報質量總監批準。
4.5返工安排
4.5.1生產運營部按照《返工通知單》中時間期限要求安排返工人員,并將《返工通知單》發放給相應的返工人員。
4.5.2人員培訓:針對返工、返修的產品,由技術人員依照返工作業指導書對返工人員進行培訓;針對挑選的產品,由質管部人員依照挑選標準對返工人員進行培訓。
4.6返工實地確認
4.6.1質管部人員需在返工作業前進行實地確認,相關作業要求得到滿足后返工正式開始,包括批準的返工通知單、返工指導書、OK/NG樣件、返工工具/設備、人員培訓、返工區域、不合格品區域等。
4.7來料不良返工
4.7.1當來料不良經評審后判定為挑選/返工時,由采購人員組織供應商對異常來料進行挑選/返工,來料檢驗員主導監督供應商挑選/返工工作。
4.7.2當來料不良判定為生產運營部挑選/返工時,由來料檢驗員說明挑選/返工標準,有必要時須提供挑選/返工限度樣品,并對相關返工人員進行培訓。
4.7.3挑選現場必須將合格品、不合格品、待返工品和已返工品區分放置,并做好標識。
4.7.4挑選/返工完畢后,由返工主導人員匯總返工工時、數量等信息,并記錄在《返工通知單》中。
4.7.5挑選/返工完畢后,來料檢驗員對挑選/返工后的產品進行確認,并將挑選/返工信息記錄在《返工通知單》中,并交SQE確認后,行成內部書面格式轉交給采購部,由采購部再轉交給供應商進行扣款。
4.8制程不良品返工
4.8.1制程中的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執行,做好標識并將不合格品放置于規定的不合格品區域,確保其有效隔離,且將不良現象記錄于《不合格品/項評審報告》中,經質量主管和相關部門評審確認。評審結果為返工時,由質管部發出《返工通知單》,生產運營部按《返工作業指導書》進行返工作業。
4.8.2制程中發現因外觀不良(如碰傷、壓痕、毛刺等)且數量小于5支,經檢驗員判定可以返工時,操作工可以在線立即進行返工處理,檢驗員將其不良信息記錄在《質量日報表》中。
4.8.3如果是來料問題造成的返工,所產生的返工費用轉嫁給供應商承擔。
4.9成品倉返工
4.9.1成品倉庫導軌庫存時間小于3個月的,檢驗員無需再次抽檢,可直接安排包裝出貨。
4.9.2成品倉庫導軌庫存時間大于等于3個月的,由倉庫通知質管部安排檢驗員按抽樣方案進行抽檢確認,無質量問題可直接出貨,檢驗不合格時由質管部發出《返工通知單》,經返工確認合格后才能包裝發貨。
4.10客訴/飛檢異常導致的批量返工
4.10.1營銷部在接到客訴時,按照《客戶投訴處理流程》、《退貨處理流程》執行。
4.10.2當需要對換不良品的,相關部門按作業流程立即進行處理。
4.10.3當需要返工再交貨的,由質管部發出《返工通知單》,生產運營部按《返工作業指導書》要求進行返工作業。
4.10.4當需派員到客戶處返工的,由質管部發出《返工通知單》,生產運營部立即組織返工人員前往。
4.10.5廠內開箱飛檢需要返工的,由質管部發出《返工通知單》,生產運營部立即組織返工人員進行返工。
4.11返工過程
4.11.1生產運營部需指定專人負責返工作業控制,確保整個返工作業滿足規定的作業要求。
4.11.2在返工過程中發現不合格品,按照不合格品處理要求做好標識并放入不合格品區域。
4.11.3返工過程中需及時做好返工記錄。
4.12返工產品的檢驗
4.12.1經返工的產品需由質管部進行檢驗、確認和記錄,檢驗合格后才可以流轉至下一工序或出貨。
4.13入庫
4.13.1生產負責對檢驗合格后的產品進行入庫或流轉,不合格品入不合格品區域。
4.14返工作業相關記錄的保存、歸檔
4.14.1返工結束后,生產運營部負責將相關記錄提交給質管部統一歸檔保存。
4.14.2每月生產運營部負責將返工成本進行統計,并提交質管部納入質量成本。
5 流程圖
序號 | 流程圖 | 說明/要求 | 責任部門 | 輸出 |
1 |
| 1.1當內/外部發現產品不合格時,質管部對倉庫可疑品和生產過程中的可疑品進行隔離。 1.2倉庫內不合格品,倉庫人員在接到通知后將所有可疑品找到,由檢驗人員在可疑品上懸掛不合格標識。 1.3生產過程中的可疑品,由過程檢驗員直接懸掛不合格標識,生產人員將可疑品移至不合格品區。 | 質管部 | / |
2 |
| 2.1對于客訴批量退回返工、客戶開箱/飛檢異常需批量返工的由質管部提出評審。 2.2因技術/設計問題需批量返工的由技術研發部提出評審。 2.3因客戶/第三方原因需協助返工、客戶原因導致的庫存品需批量返工的由營銷部提出評審。 2.4制程檢驗發現不良需返工、成品檢驗發現不良需返工的由質管部提出評審。 | 各部門 | 《不合格品/項評審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