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所謂安全就是預知生產過程中的各種危險,以及為消除這些危險所采取的各種手段、方法和行為的總稱。包含了兩層含義,一是預知危險,二是消除危險。而要確保安全就要提高現場人員、設備及環境的安全性。本文將從預知危險和消除危險兩個方面展開論述。
1.提高公司安全管理的意義及背景
當前國內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事故頻發,山東金譽石化“6•5”重大爆炸著火事故、江蘇響水“3•21”爆炸事故、河南義馬“7•19”爆炸事故、浙江溫嶺“6•13”槽罐車爆炸事故。每一起事故都給我們敲響了警鐘,讓我們時刻牢記安全紅線不能逾越,安全底線不能失守。結合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以及開展《全國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迫在眉睫。安全管理是企業生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企業的其它管理密切聯系、互相影響、互相促進。搞好安全管理,有助于改進企業管理,全面推進企業各方面工作的進步,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
2.當前公司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管理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未能有效落實。安全責任制分為管理責任和業務責任,目前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僅明確了管理責任,但對分管的業務責任不夠明確,由于公司制度體系內容過多,除各制度制定部門比較清楚之外,其它部門及車間對制度規定的部分內容不是很熟悉。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不是喊口號,需要有具體的措施及明確的獎罰考核機制。要落實責任首先就得制定具體的業務清單及業務管控周期,然后對照業務清單落實責任。監督考核方面對不同層次的人員所采取的約束手段應該是不同的,對基層人員重點以績效考核為主,對中層管理人員要重點加大問責及督辦力度。
2.2 現場作業活動風險信息未能動態掌握。目前的風險信息收集與發布周期為每天一次,現場的特殊作業如出現變化或提前結束的沒有及時發布掌握,現場區域風險等級未按照四色圖進行公布。作業風險、固有風險、管理風險等信息收集與更新頻次較慢,不能滿足當前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需求。當前公司還缺乏有效的信息收集發布平臺,下一步還需要建立安全風險管理平臺并有效運行。
2.3 職工安全意識未能深入人心。什么是“意識”?我們都知道每個人“剎那間”的反應就是日常積累和沉淀,不單是緊急、緊張時。愉悅時,對朋友、對同事、對生活、對工作,有的人處理好了,安全了,成功了,有的人處理錯了,結果就無法預料,各有不同(如開車、喝酒、吵架、關鍵時候的反應及自我控制能力)。這種反應我們習慣就叫做“下意識”,主要靠大家平時的習慣養成、生活積累、行為記憶的沉淀而成,也是人的本能的第一反應。喚醒、規范人的“下意識”的最佳時機是在行為發生前,讓職工自己結合自身崗位作業實際,搜集事故案例,結合自身的工作,在班前會、學習會上學習,加深記憶,積累、沉淀,形成每個人的第一意識、第一反應,當在崗位上遇見事故時才能快速反應,喚醒下意識動作,確保職工安全。
3.如何提升公司安全管理
3.1強化基礎管理,完善安全管理責任體系。
(一)企業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包括兩個方面的含有,一是指企業依照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履行的職責義務,二是指如果沒有做好自己的工作,而應該承擔的不利后果和責任等。我們所有落實的安全管理責任體系第一就是要辨識清楚法律法規所規定的我們必須落實的責任。我們目前的責任體系落實主要有“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成立安全生產管理委員會、設立專職安全管理機構配備配強安全管理人員,這些大的體系公司目前均已建立并有效運行。
(二)安全管理部門應促進安全生產責任制的有效落實。安全管理部門在公司的安全管理定位中應主要負責抓兩頭,促中間。前頭負責公司制度建設、工作策劃;貫徹國家法律法規和上級部門安全管理要求,督促檢查各部門安全管理工作。后頭負責事故調查與處理、安全績效考核等工作。而業務部門(各生產科室)負責業務領域內安全管理工作,是安全生產責任的主體。
(三)主要負責人的工作職責應明確到個人。國家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行動計劃強調:企業主要負責人應在崗在位。一方面公司目前已制定了公司領導的個人行動計劃。另一個方面正在開展所有制度辨識分解到崗位的工作,將所有管理制度中規定的每個人的業務職責梳理清楚,對每項工作都做明確要求,提出管控人員及管控頻次,下一步最需要的就是如何有效落實這些管理責任。
3.2強化應急管理,不斷提高全員應急響應能力
(一)提高應急管理意識、建立健全責任體系。首先是以安全標準化為依據,全面推進本質安全體系建設,加強生產運行期間綜合性檢查、專項檢查工作的有效落實。其次是通過根源分析管控,認真分析各類隱患及事故發生的根本性問題,嚴把作業風險、人員風險、固有風險管控等三方面的根源,落實根本性、系統性解決源頭問題的“一對一”精準對策。再次就是全面落實安全生產逐級負責的線性管理責任,把風險分級管控和全員安全管理主體理念全面落實到日常生產工作當中。
(二)加強安全培訓,提高全員安全意識。通過樹立安全意識、落實安全職責、加強事故應急演練等方式,不斷提升安全管理能力,從而為進一步提升應急管理能力打下基礎,當事故發生時,最大限度的保障人員生命安全和挽回企業經濟損失,防止事故擴大。加強安全管理培訓工作,要從各科室、車間、隊管理認識上開始入手,加強理論知識、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的學習,建立健全由班組長帶動崗位職工訓練安全技能、車間培訓提升班組長安全管理能力到公司培訓車間管理人員安全管理意識的多方位安全管理體系,按照“管技術必須管安全、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逐漸形成全員懂安全、會安全、保安全的安全形態,從而達到提高全員安全防范意識、風險研判能力、應急處置能力的目的。
(三)完善應急預案評估,提高應急響應能力。按照《安全生產法》及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嚴格按照時間要求組織進行事故應急演練,在演練過程中吸取經驗、總結教訓,對應急預案進行評估,提出相應的處置措施后進行不斷的完善、修訂。在應急預案的編制過程中,要廣泛收集不同崗位職工的意見建議,充分考慮現場存在的風險,盡可能的設想出可能出現的各類事故情況,做出有針對性的應急響應措施。
(四)加強應急演練實用性,提升應急處置能力。應急演練是對應急預案是否合理有效最直接的檢驗手段,事故發生時,能夠起到快速、有效、準確、有序處置的效果,所以,認真做好應急演練工作,是提升安全管理能力的第一要素。如何才能做好應急演練的組織工作?首先是建立健全應急管理組織體系,明確分工及職責,在總指揮的指令下,忙而不亂、井然有序的進行演練工作,是演練能否成功的先決條件。其次是將各類應急演練規范化、標準化,從設定場景、收集意見、制定措施、桌面推演、完善預案、再次推演到現場演練、經驗總結、修訂預案,按照規范化的流程進行應急預案的編制,才能讓應急演練更具有實用性。
3.3加強聯鎖管理,確保工藝過程管控到位
(一)眾所周知,化工過程往往伴隨著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物料和產品,過程之中會涉及到危險工藝、電氣、儀表、設備等等多個方面。加強化工過程安全管理,是企業發展的必要前提,過程不安全會導致事故頻發,甚至引發不可收拾的后果。加強過程管理是企業事故預防和控制的的方法,是企業及時消除安全隱患、預防事故、構建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的重要基礎性工作。所以加強化工企業安全生產基礎工作,全面提升化工過程安全管理水平是很有必要性的。根據GB/T 50770-2013《石油化工安全儀表系統設計規范》、HG/T 20511-2014《信號報警及聯鎖系統設計規范》、《關于加強化工過程安全管理的指導意見》(安監總管三〔2013〕88 號)第十六條、《石油化工安全儀表設計規范》(SH3018-2003),危險化工工藝裝置應裝設自動化控制系統及緊急停車系統,自動化控制和緊急停車系統并且正常投入使用,確保生產裝置安全穩定長周期運行。
(二)聯鎖保護系統,也稱為緊急停車系統,是指用于監控裝置的操作,包括生產過程中保證生產裝置安全運行、防止事故發生、避免設備損壞的聯鎖保護系統及實現設備正常啟停、安全運轉的聯鎖保護系統。如果過程超出安全操作范圍、機械設備故障、系統自身故障時,能自動的產生一系列預先定義的動作,使操作人員與工藝裝置處于安全狀態的系統,是確保安全生產,避免發生生產、設備事故的重要技術措施之一。我公司聯鎖采用分級管理:A級聯鎖由總工程師、主管科室、車間三級管理,B、C級聯鎖由主管科室、車間兩級管理。聯鎖歸口主管科室(生產技術科)建立公司A級聯鎖臺帳,各車間建立本車間所有聯鎖臺帳。
(三)新建、改建、擴建裝置、停車檢修裝置在開車前,由總工程師負責審批“裝置聯鎖保護調校試驗方案”,各車間負責嚴格按照方案組織實施聯鎖調校試驗工作,生產技術科、機電動力科負責聯鎖調校試驗的監督、檢查工作。調試結束后,由相關科室、生產車間、機修車間技術人員將調試結果記錄存入檔案。裝置A級和B級聯鎖在開車前經過認真、仔細聯鎖檢查及校驗。裝置停車檢修,檢修過的儀表聯鎖系統在開工前也必須重新做聯鎖試驗,并填寫《聯鎖保護系統調校試驗確認單》,《聯鎖保護系統調校試驗確認單》由各工藝車間出具,機修車間配合進行,雙方確認并簽字后方可開車。在緊急情況下需停用聯鎖時,申請人電話通知車間領導或值班人員,經批準后,由當班操作人員執行聯鎖臨時停用操作,申請人在中控記錄本記錄并根據聯鎖分級在當班內補辦聯鎖審批手續。若補辦程序未通過審批,則必須在當班投用聯鎖,并在當班中控記錄本記錄。
3.4提高檢修質量,確保設備安全穩定運行
設備運行的好壞直接影響全廠安全平穩運行,設備能夠安全平穩運行,除設備本身質量外,設備運行期間的檢修維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進一步提高檢修質量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以狀態檢修評價為依據,合理制定檢修計劃,提高檢修質量。進一步提高動設備和靜設備巡檢組的定期巡檢工作,準確掌握各運行設備的運行狀況,對測量出的設備運行參數進行嚴格的分析、判斷、對比,提前對設備的運行狀況進行評價,從而可以合理的提出設備檢修計劃,更加明確檢修的目的。
(二)進一步完善檢修作業指導書,提高檢修質量。檢修作業指導書在公司已作為規范檢修人員作業的有效手段,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作業指導書通過對檢修全過程的指導,使檢修工作成為標準化作業,使檢修作業質量不會因為人員的素質不同而不同。檢修作業指導書主要還是對檢修全過程質量管控,檢修車間、工藝車間和相關科室管控相結合,對檢修隱蔽項目和中間驗收項目重點跟蹤逐級確認,對未進行逐級確認的項目不得驗收,從而有效的做好檢修過程管控的目的。
(三)加強檢修人員的業務技能培訓,提高檢修質量。目前公司檢修人員的素質水平參差不齊已經不能完全適應新形勢的發展需求,如何加大檢修人員技能培訓力度,促進檢修人員的業務素質及技能水平的提高,培訓工作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是不斷提高檢修人員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的基本措施,只有技能優秀和素質高的檢修人員,才能進一步提高檢修質量,所以要每年制定出檢修人員相應的培訓實施計劃和措施,使檢修人員的培訓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
(四)取長補短做好技術交流,提高檢修質量。在現場檢修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無法解決的檢修難題,相應檢修人員又束手無策時,要成立專業的公關小組進行討論,讓大家一塊對問題進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分析,最終確定更好的解決方法,同時在檢修結束后要進行分析和總結,并將檢修經驗與各車間進行分享,共同提高大家的見識和水平。
(五)嚴把材料備件到貨驗收質量關,提高檢修質量。材料、備件質量的好壞也直接影響到檢修質量,在檢修的過程中若遇到質量不好的材料、備件,盡管檢修人員的技術水平很高也無法保證設備檢修的質量,可能設備檢修后運行很短時間便出現故障,無法達到設備檢修后長周期穩定運行的目的,所以在材料、備件到貨后的質量驗收很關鍵。
3.5重視消防管理,強化消防救援能力
- (一)提高消防安全督查檢查力度。要把求真務實的優良作風帶入到企業消防安全的管理工作中去,也就是說,我們在平時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應該要求參與檢查的工作人員實事求是,嚴格管理。同時,應定期開展消防安全隱患排查,對查出的隱患按“五定”原則進行整改。
(二)組織進行消防安全培訓,提升企業消防人員的能力和素質。要加大對企業消防管理人員的教育培訓力度,特別是圍繞消防法規、安全知識、安全技能等方面開展多種形式的行之有效的教育培訓工作,進一步提升消防人員的能力和素質。
(三)加大企業消防安全技術和保障投入,建立消防應急預案。要大力做好企業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必須加大消防安全和保障的投入力度,要從保證企業安全生產的基本要求出發,對應該配備的設備、器材一次性配備齊全,對需要投入資金來開展的宣傳教育活動要有效運作起來,真正使消防安全能夠成為企業管理中常態化工作。在加大企業消防安全技術和保障投入的同時,還必須建立體系完備的消防應急預案,加強企業消防安全制度化建設。定期舉行各種形式的消防演練活動,提高全體員工撲救初期火災及應急逃生的能力。
(四)消防安全是化工企業的重中之重,對保障人們生命財產安全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企業消防安全管理作為企業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對于保證企業的安全生產有著重大的作用。企業的消防安全工作,只有從領導到員工上下思想一致,強化消防安全知識的宣傳力度,提高全體員工對消防的認識,加大企業對消防安全知識培訓力度,才能真正把消防安全隱患降至最低,保證企業的健康發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做好安全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只有真正做到領導重視,責任落實,教育到位,制度健全,不斷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才能確保安全生產,才能讓廣大作業人員切實領悟到“高高興興上班來,平平安安回家去”的真正內涵。